中新網北京2月9日電 (記者 應妮)紫禁城里過大年,吉祥如意兩相歡。“吉祥如意——故宮博物院典藏如意展”將于2月10日在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展廳正式向公眾開放,玉石、竹木、金屬、牙骨、瓷等158件(套)各種材質和造型的如意將亮相迎春。

展廳現場 杜洋 攝 故宮博物院藏有2000多柄明、清時期的如意,材質涵蓋玉石、竹木、金屬、牙骨、瓷等。此次展覽特從中遴選158件(套)予以展示,力求全面反映明、清時期如意的豐富材質、優美造型、精湛工藝和眾多題材。

展廳現場 杜洋 攝 據介紹,如意在清代宮廷備受推崇,不但觀賞性大幅提升,而且成為權力和財富的象征。每逢宮廷節慶、帝后壽誕、皇室婚慶等重要活動,大臣和皇親國戚進呈宮中的禮品多以如意領先。帝后賞賜或贈與地方官員與外國使節的禮品,也常有如意出現。乾隆皇帝甚愛如意,以致宮禁之內寶座、臥榻、案頭等處,時常可見如意的形影。

青玉嵌彩石荷鳥圖如意 杜洋 攝 展覽分為五個單元。第一單元“玉石如意”,包括芝草、賀壽、銘文、祥瑞等四類題材,突出玉石材質如意在清代如意制作中的主流地位。第二單元“竹木如意”,分為竹制、木制和木柄鑲嵌等三類,展示明清時期用作文人雅士案頭清玩如意的素雅韻致。第三單元“金屬如意”,展示宮廷用如意的精湛工藝。第四單元“九九如意”,通過成套如意的集中展示,反映宮廷節慶與皇帝、皇后壽誕之際所用如意。第五單元“其他材質如意”,展示上述門類之外以牙骨、珊瑚、琥珀等珍稀材質以及大漆、玻璃、陶瓷等材料制作的精品如意。

沉香木八仙慶壽圖如意 杜洋 攝 展品中,一柄金“宜子宜孫”囍字如意金光閃閃,頗引人注目。故宮博物院器物部副研究館員張林杰介紹,帶囍字的如意為婚慶所用。根據清代禮儀,在帝后大婚過程中,皇后乘坐入宮的鳳輿時,要手執蘋果、金質雙喜如意(寓意“平安如意”)。婚后,帝、后覲見母輩太后的朝見禮上,皇后還需首先向太后進呈如意,以示侍奉唯謹;回到乾清宮,皇后需向皇帝呈進如意,皇帝亦回賜皇后如意。可見如意曾出現在清代宮廷婚禮慶典的各個環節,可謂“吉祥先進金如意,天樂聲中降鳳凰”。

展廳現場 杜洋 攝 掐絲琺瑯天保九如九九如意以一套九柄的形制出現,取意于《詩經·小雅·天保》“如山,如阜,如岡,如陵,如川之方至……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,如南山之壽,不騫不崩,如松柏之茂,無不爾或承”之記載。意為祝愿皇帝長生不老、永葆青春。因九句都有“如”字而稱“九如”。由于寓意吉祥,所以后世將“天保九如”演化為固定的吉祥用語,廣泛應用于祝壽。展出的這套如意,首部以團壽字為中心,環繞五蝠和壽桃,柄身和尾部亦有團壽、蝙蝠相間排列,柄身中部則依次飾“九如”字句。
據悉,展覽為期三個月,將持續至5月9日。(完)
責任編輯:虞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