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者按:
“宅茲中國——寶雞出土青銅器與金文精華”展匯集寶雞多家文博單位的“鎮館之寶”,并展出國博館藏重器利簋。143件展品中有國家一級文物65件,多數展品不僅器形莊重典雅,而且銘文清晰、篇幅較長,內容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。
青銅器是我國商周時期最具代表性的物質遺存,其表面鑄刻的文字被稱為吉金文或金文,代表了中國文字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一環,也是見證中國古代歷史事件的重要物證。金文上承甲骨文,下啟秦代小篆,書風變化多樣,精彩紛呈,不僅記錄了許多重要歷史事件,承載著人們對美好未來的企盼,也反映了不同時期、地區、族群的禮儀生活與文化偏好,刻畫了上古時期中國社會形態的演變軌跡。
小編帶您解碼金文,了解青銅器背后的故事。


點擊視頻
時間:西周晚期
出土地點:2003年1月陜西省眉縣馬家鎮楊家村西周銅器窖藏出土
收藏地點: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

單五父壺
釋文:

單五父壺的銘文
單五父作朕皇考尊壺,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。

單五父壺

單五父壺局部

單五父壺局部

單五父壺局部

單五父壺局部

單五父壺局部
單五父為作器者人名稱謂。本銘文中的單五父與同窖藏出土銅器銘文中的單叔、叔五父皆為同一個人的不同稱謂方式。單為族氏名,叔為家族排行,五父為字,其較完整的稱謂方式應為單叔五父。
編輯策劃:虞鷹 攝影:虞鷹 視頻制作:任佳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