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凱 2018“九合一”選舉剛剛結束,大家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,兩岸關系究竟會有什么變化?在談這個問題之前,必須先理解民眾之所以關心的三個原因:第一,大陸是臺灣的最大出口市場,影響經濟甚巨;第二,蔡當局拒絕“九二共識”,造成兩岸的冷對抗,臺灣已處在不利的受損狀態;第三,兩岸政策是蔡英文的主要責任,影響到地方施政之方方面面。 其實在這次選舉的過程中,兩岸關系已經在發生變化。首先,韓國瑜在競選的時候已明確表態,愿意承認“九二共識”以改善兩岸關系,這個主張獲得廣泛認同,甚至由南向北擴散,可以說已經成為全民共識。而目前唯一與該主張對抗的只有民進黨當局,這就會形成一股壓力去要求蔡英文響應,并且會在輿論的壓力下逐漸發酵。 不過在上述輿論發酵之前,大陸會提早釋放善意。最明顯的就是放緩過去對臺灣的種種杯葛,使我們盼望陸客慢慢多起來,也會讓銷往大陸的農產品獲得順暢的通路,這些都會使得兩岸關系朝正面方向去發展。 但是另一方面,兩岸關系的變化也可能影響美國的對臺政策。由于美國的特朗普政府一直把臺灣當成對抗大陸的籌碼,再加上“東奧正名公投”結果,證明“臺獨”并非島內主流民意。這會讓美國開始思索,未來是否還要繼續操弄臺灣這個棋子;相對地,大陸方面也會松一口氣,因為臺灣若是不被當成對抗的戰棋,可以用其它更多方式來改善兩岸關系。 可以判斷,兩岸關系改善之后會在經濟面發酵,然后在政治上從地方包圍臺當局,最后使全臺的氛圍煥然一新。當然,還有一個更快的快捷方式,就是讓支持“九二共識”的地方首長集合在一起,形成跟臺當局對抗的一股勢力,再加上這次“立委”補選進場的生力軍,相信一定會讓蔡英文當局產生動搖。 假如我們終能突破兩岸的魔咒,然后讓臺灣跟大陸逐漸走上一個正向發展的道路,那么經濟狀況一定會有所回升,也許這才是民眾向往的正確方向。 來源:臺灣《中國時報》
責任編輯:李欣 |